专注于SCIE深国交备考2024及校园生活
今年是是国际教育最冷的一年。
每年新学期之前,“爸爸真棒”都会出具一份《国际化教育家庭调研报告》,就家长们关心的方方面面进行数据调研。今年参与《报告》的人数超过600人,除了参与调研的读者更热情了,我们也发现,经济下行的当下国际教育家庭的5大改变:
近30%的家庭,教育预算超过500万,比去年高了3%。去年选择教育投入100-300万的家庭占比最高,今年升级了,选择投入300-500万的家庭最多。
超过55%的家长,希望孩子在“初高中”转轨国际教育,比去年要高了5.8%。而在高中课程的选择中,选择IB课程的家庭比去年少了5.5%。
选择计算机、数据科学、工程等理工科专业方向的家庭还在涨;商科、法律和社科大类有所降温,艺术和纯人文倒是不降反增。
74.9%的家庭把仍然美国作为第一选择,其次是英国53.9%。中国香港地区这几年势头很猛,超过加拿大、新加坡成为留学热门目的地第三名。
认为身边家长越来越鸡血的家庭,从去年的60.8%下降到了今年的52%,下降8.8%。而佛系率则从去年的9%上升到14.5%。
但最有意思也最矛盾的是,一方面是国际教育家长的决心——即使80%的家庭认定国际教育的投资并不能回本,仅有2.4%的家长放弃国际教育/出国留学,换句话说97.6%的家庭仍然考虑国际教育路线。
另一方面是家长对K12阶段国内国际学校的“不满”,即使不考虑经济条件的情况下,亦有20.4%的家庭完全不考虑读国际化学校。
话不多说,让我们来一起看最新出炉的《2024年国际化教育家庭调研报告》详细内容吧,希望能为家长们在国际化教育的道路上提供更多参考和帮助。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入群领取👇
“爸爸真棒”
《2024年关注国际化教育家庭调查报告》
🎁每周还有多次社群干货福利、国际教育快讯分享哦~
城市:
进一步向北上广深集中
选择国际教育的家庭,集中在北上广深,占比刚好达到70%,比去年还要高出5.4%。江浙两地占比13%,和去年的14%相当。
可以说,国际教育在进一步向北上广深集中。
同样,根据2024fall藤校+Top10的录取情况,中国学生获得了518枚顶尖录取。从地区分布来看,北上广和江苏地区是绝对的强势地区——占据了90%的录取名额。其中,北京获得162个offer,上海157个,广东81个,江苏55个。
家庭背景:
50-100万年收入是大多数,200-1000万占比继续上升
选择国际化教育的家庭,学历越来越高,有硕士或者博士背景的家长占比达到60.4%,比去年高出6.9%。
其中,超过3成的家庭,父母至少有一位有留学的背景。
高学历和留学的背景,也为家庭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72%的家庭,年收入超过50万(去年为66%)。年收入超过100万的家庭,占比为41.6%(去年为36.7%)。其中,年收入200-1000万的家庭,从去年的14.2%提升至了15.1%。
孩子情况:
独生子女超过6成,初高占比57.4%
在三胎政策放开的背景下,多数接受调研的家庭,还是独生子女,占比达到63.3%(去年是64.9%)。二孩家庭占比33.7%。
就年龄来看,初中和高中的占比最多,分别为29.6%和27.8%。
消费降级下,
近8成家庭并未减少教育投入
消费降级的风吹到国际教育了吗?答案令人意外:几乎没有。
只有22%的家庭减少了教育投入,超过6成的家庭投入并没有明显变化,还有14.5%的家庭投入反而更多了。
年收入30万以下的家庭,有超过4成减少了教育投入,是受到影响最大的分组。收入越高,选择减少教育投入的家庭也越少。
燃烧的教育经费
教育经费:
300-500万是大多数,2000万也打不住
既然都提到,消费降级下,投入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那么投入处于怎么样的量级呢?
从幼儿园到大学,家长们准备的教育经费来看(多孩家庭按一孩计算):
300-500万区间的家庭占比最高,达到了27.6%,其次是,100-300万的占比为24.7%。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300-500万区间首次超过100-300万区间,换句话说,花费更多了。
另外也有非常直观的大手笔:
4.3%的家庭教育经费超过1000万,考虑到多孩家庭的教育经费是按照一孩计算,其实实际的占比还要更多。
比如,有23位受访者在教育经费的投入选择了“500-800万”,而他们都是二孩家庭,家庭教育消费也就来到了1000-1600万。还有家庭直接为每个孩子准备了2000万以上的教育经费。这是妥妥的燃烧啊……
一个更能直观反映教育投入对家庭意味着什么的统计,是“2024年家庭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结果显示,超过三成的家庭,投入占收入比在20%-30%之间。
钱都花哪儿了:
学费和学科培训1:1,学校外的花费更加谨慎
“学费”是国际教育最烧钱的地方,其次是“学科类培训”。
国际学校学费到底有多烧钱呢?
拿最贵的一批上海民办K12学校来说,小学到高中,一学年的学费在大概范围在13-26万。如果计算小学到高中的总费用,有8所学校超过了200万,最贵的德闳达到了235.9万元。而且,就在今年开学前,国际学校还纷纷涨了学费…
但与外籍学校一比,它们还显得“节约了”。在上海美国学校一套小初高读下来,学费大概是378万。如果本科进入的是黄多多同款纽约大学,或小S女儿同款南加大,那么光是学费一项,成本大概就在700万。
也难怪大家一提到国际教育,就会把“卖掉上海一套房,供不起娃读国际学校”挂在嘴边。
如果说学费是国际教育的刚需,那么课外便有更多的选择性,以及消费降级的可能性。
与去年相比,今年家长们在学校之外(补课、夏令营、兴趣班等)花费要相对冷静了一些。比如鸡体育和艺术,从去年的43.3%和45.4%下降到了37.1%和35.9%,STEM类项目也从去年的23.1%下降到了17.8%。
从课外花费来看也有变化,每年花费3万以下的家庭增长明显,同样20万以上的家庭也出现了明显下降,但是每年课外花费5-10万,10-20万区间的家庭仍然是占比最高。
大抵上,收入越高,校外开支也更多。
年收入30万以下的家庭中,每年课外的开销在3万以下的占比达到55.4%。而100-200万的家庭,36.3%的校外支出在10-20万。课外花费50万以上的,主要集中在年收入500-1000万家庭。
但,即使是年收入千万以上的家庭也有在教育上非常节省的,甚至有人年入千万但课外花费在3万以下。
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家长们在选择国际化教育这个“宗旨明确”的条件下,越来越重视各个细分的问题:比如花多少钱能够提多少分托福?体育真的能帮助孩子爬藤吗?哪些夏校真正对升学有帮助?
总之,消费降级不等于教育省钱,但一定是想尽办法把钱花在刀刃上。
钱花出去了,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如何?
就读学校选择:
58.6%的家庭选择“初高中”接触国际教育
在参与调研的家庭中,有60%已经在国际赛道,包括民办国际校,外籍校等,其中还有12.4%的家庭已经在海外学校,包括美高英高等。
但也有37.8%的家庭目前还在公立学校。这其中近8成为孩子处于幼小初阶段,低龄家庭占比较高。
考虑到多子女家庭,不乏有老大在国际体系,年龄较小的老二读公办或体制内公办/民办的情况。
越到高龄,选择更有国际化背景教育的家庭就越多:选择体制外民办/国际部/国际化学校的家庭中,初中和高中孩子的占比分别为27.5%和39.7%,总计67.2%。
同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58.6%的家庭选择在“初高中”转轨国际教育,这其中高中转轨人数最多占38.2%,相比去年增长了8.4%。选择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接受国际化教育家庭,相比往年出现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有20.4%的家庭选择在K12阶段不考虑国际化学校,这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年收入50万以下的家庭,也有年收入100-500万的部分家庭选择放弃。
选择国际教育最大的两个因素,分别是“锻炼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和“培养国际视野”。排在了“有利于未来海外升学”和“不希望孩子走应试教育”的前面。
对于那些“不考虑国际化教育”的家长来说,主要的障碍有两个:教育成本和安全问题。
学校满意程度:
海外校>外籍校>民办双语>体制内公办>体制内民办
越是国际化,就读体验感受就越好。
我们让家长就满意度从1(非常不满意)到5(非常满意)打分,结果显示:
海外学校和外籍学校,平均分至少都有4分。海外学校平均4.1分,近4成的家长打出了满分。外籍学校4.0分,打4分和5分的家长占比达到76.9%。
第二档,体制外民办双语学校的满意度平均3.8分。20.1%的家长打出满分,45.6%给了4分。
第三档,体制内公办学校和体制内民办学校,分别获得了3.6分和3.5分,获得满分的占比分别是16.1%和12.5%。
衡量就读体验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师资力量”。但就读国际学校,并不意味着对教师的满意度高。
国际化学校就读有哪些不满意”的调查,对师资不满意的占比达到了47.1%,远比其他选项的得票率要高得多。
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把教师分为“中教”和“外教”两个群体向家长询问满意程度,中教的评价还略高于外教。
中教的满意度为3.7分,给出4分的占比最多,达到了42.8%。而外教的满意度是3.6分,4分的占比为37.9%,3分的占比是34.2%。
这背后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方面,国际学校确实存在“外教难”的老问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家长们对外教有更高的期望,但现实的落差让他们给出了“不太满意”的评价。
值得一题的是,今年IB课程的热度首次下降了。在国际课程的选择中,IB课程的选择占比达到36.8%(去年为42.3%),仍是第一,但是和第二名A Level的差距缩小了。
这从这几年很多IB/AP学校纷纷开设A Level课程也可以看出来。
今年选择DSE的家庭比去年更多,但仍然不到6%还是相对小众。有15.1%的家庭选择高考课程读国外本科,倒是挺令人意外的。
超9成家庭计划送孩子留学,美国仍是最热目的地
76.9%的家庭最担心“安全问题”
出国计划:
一半计划本科,3成计划高中及更早
93.3%的家庭计划送孩子出国留学,而且,低龄化留学的趋势仍然在继续。
三年前,我们的《报告》显示,计划高中出国的家庭只有10%,本科为59%。而这两年,计划高中出国的家庭都超过了20%,本科出国的占比为49%。
高中以及更早就有计划留学的家庭,今年的占比达到了33.1%,超过三成。
留学目的地:
美国仍是最大热门,香港超越加拿大成第三,低龄选择趋于分散
为了更好理清楚不同年龄段的选择,也更顺应低龄留学的趋势,我们把问题拆分为了“本科及以上”和“低龄留学”。
本科及以上,美国是最热门的选择,近75%的家长都有考虑。英国排在第二位。第三梯队的目的地有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
中国香港这几年热度持续爆棚,从2021年的15.5%一路上涨到35.9%,并且首次超越加拿大成为热门留学目的地第三名。中外合作办学也是依然很火爆。
加拿大、欧洲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温。
根据《2023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2022-23学年,中国依然是在美留学生的第一大生源地。本科和研究生的占比分别为35%和44%。
小初高低龄留学的目的地,美国和英国也是头两号热门,两者差距缩小。排在后面的是加拿大、新马泰、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地区。可以发现,与本科相比,小初高的目的地更分散:新西兰、日本以及欧洲各国也是备选。
坚定出国的另一面,也有对留学的忧虑:超过75%的家长,提到了安全问题。在它之后,分别是毒品派对文化的影响、高昂的学费以及国际关系的变动对留学的影响。
有意思的是,在中美就业形势都不那么明朗的当下,对于“找不到工作”的担忧,有但不算多——不到3成的家长表达了对此的忧虑。
同样,在“你是否会为孩子的专业和就业焦虑”这一题中,最焦虑为5分,最不焦虑为1分,家长对于就业问题的焦虑指数仅为2.9,低于平均值3。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国际教育的家庭来说,找一份高薪工作并非教育全部的价值和意义。
年收入低于30万的家庭,
近75%选择了计算机&数据科学专业
相信绝大多数家长们,对国际教育已经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它是对子女的“投资”,但却也是不计回报的。
超过80%的家长,认为在留学/国际教育上的投入,是无法回本的,这个比例,比去年还要高了近5%。而即使是认为能够回本的家长,有39.8%认为需要5-10年才能回本。
至于专业选择(选项是多选),家长们的态度还是很开明的:首先是尊重孩子的选择。
整体来看,“理工科+商科”受到青睐的程度非常明显:数据科学(29.1%)和计算机类(27.3%)处于第一梯队,排在第三的是经济商科(23.6%),之后是工程类(23.4%)和自然科学类(19.6%)。
但相比去年也有不小的变化:
越来越热门的专业有:计算机、数据科学和工程类专业热度持续上涨;医学方向也从14.8%上涨到了16.5%;有意思的是,虽然属于小众专业,文科和艺术方向的家庭却不降反增。
开始降温的专业包括:或许是这两年金融行业下行周期,选择经济商科的家庭首次出现下降;此外社会学科、法律专业也出现了一定的下滑。
家庭年收入和专业选择之间的联系,值得深思。
年收入30万以下的家庭,选择计算机和数据科学类的占比将近75%。100-200万就不到50%了。500-1000万收入的家庭则降到了15.4%。
年收入1000万以上的家庭,表现出了“可以理解的任性”:所有人都勾选了 “尊重孩子的选择”,勾选文科和艺术类专业的占比也更高。
问及选择专业的原因,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孩子喜欢(61.4%),孩子擅长(42.7%)以及就业竞争力强(35.3%)。
这也很好理解: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希望孩子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这句话可能也是越来越多家长选择让孩子接受国际教育和留学的内心写照。
「 写在后面的话 」
今年是“双减”的第四年,也是有消息称教培行业开始复苏的一年。
你身边的家长是更佛系还是更鸡血?有52%的家长表示“更鸡血”了,虽然占比依然很高,但是比去年下降了8.8%;选择佛系的家长也从去年的9%上升到了14.5%。值得鼓励。
从家长的留言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焦虑:
比如说,有家长表示“体制外学费开支,各方面开支都非常大,压力山大啊”;也有家长吐槽“校内老师不抓,全靠校外补课”;还有家长担心“孩子喜欢文科,但是听说就业前景堪忧,专业选择困难症”;
但我们更是为家长的成长和越来越理性而感到高兴:
我很喜欢一个家长留言说的“教育投入的回报不能只从未来工作挣钱多少这一个维度衡量,这是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有很多家长开始关注身心健康和人文教育;还有一位家长的留言我印象很深:“家长和孩子与其抱怨当下的环境,不如想一想怎样提升自己。”
果然,与其焦虑鸡娃不如鸡自己呀。也欢迎家长留言,分享你的国际教育心路历程。
文章转自:爸爸真棒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备战深国交网”除发布相关深国交原创文章内容外,致力于分享国际生优秀学习干货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原谅,并联系微信547840900(备战深国交)进行处理。另外,备考深国交,了解深国交及计划参与深国交项目合作均可添加QQ/微信:547840900(加好友时请标明身份否则极有可能加不上),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非常欢迎品牌的推广以及战略合作,请将您的合作方案发邮件至v@scieok.cn
本文链接:http://beikao.scieok.cn/post/4769.html
未标注”原创“的文章均转载自于网络上公开信息,原创不易,转载请标明出处
深国交备考 |
如何备考深国交 |
深国交考试 |
深国交培训机构 |
备战深国交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www.ScieOk.cn Some Rights Reserved.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9023092号-1商务合作
友情链接:X-Rights.org |中国校园反性骚扰组织 | 留学百词斩 | 南非好望角芦荟胶 |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网 | 备战韦尔斯利网| 备战Wellesley